網祭

< 網祭 >

我是好人所以你不利於我的都是壞事

不知為何,這個論壇上的「理性的爭吵」有很多,但都很無(有)聊(趣),特別是最喜歡看到他們因為一句話而@管理員 要求封鎖對方的,頗有些小學生狀告同學的樂趣。畢竟我小時候是一個經常被告狀的人,告到最後,連老師都拿我沒辦法,所以我非常能理解那種想通過告狀弄死我,但是又發現我活得好好的,特別是從辦公室出來之後,還滿臉笑容的時候,那些想弄死我的眼光,是藏不住的。
昨天論壇上有這樣一則故事,大致是說,自己買了一臺iPad+AppleCare,第二年的時候,iPad壞掉了,所以他啟用了AppleCare的服務,付費換新了一臺。等到第二年差不多的時候,換新的iPad也壞掉了,他便要求蘋果店再次換新,因為他認為AppleCare的服務是應該被延續在更換新的iPad上面的。後來見AppleCare的規則是因為他自己沒有仔細研究,遂把矛盾轉移到「新換的機器沒有用到一年就壞了,難道不是質量問題嗎」上面來,同時還在現場找到了另一個支持他的「觀眾」,來聲援自己。
對於旁人而言,一般來說,這樣的故事有兩種可能,一種是他是「天選之子」,他購買的產品都是在剛剛好的到期節點壞掉了;另一種是他是「天才」,他購買的產品都在剛剛好的到期節點壞掉了。
當然,這只是我們作為旁人的揣測,因為V2EX論壇的樂趣就在於「揣測」,以己之觀念揣測他人之動機,用自己最壞的惡意去揣測別人的善意,而用最好的善意去詆毀別人的惡意。而這些揣測可以在一大堆證據邏輯之後,突然穿插一則揣測的結論,偽裝得非常巧妙。
我總結了一下,這個論壇上的爭吵,有多半的樂趣都來自這種「理性的揣測」。那問題就要再向前推溯一個節點——為什麽人們會喜歡上這樣的論壇來抱怨自己的經歷呢?
不知道你們身邊有沒有類似的人,他們做了錯事之後的狀態非常明顯,比如他們說了A的壞話,或者是告了A的狀之後,會擔心自己的行為會暴露,他們在之後的一段時間會對A異常的殷情;另一種極端,是當他們告狀A之後,發現A並沒有因為自己告狀而受到「應有的懲罰」,他們會突然對A持有冷漠和敵意的狀態,直到A受到了「應有的懲罰」之後,他們會立馬轉變嘴臉施以援手。由於篇(懶)幅(得)有(多)限(寫),我直接說結論吧,之所以這種人會有這樣明顯的身份改變,是因為他們的核心需求是抱團和認同感。
所以為什麽經常會有人不停地向外界抱怨,就是因為他們想要在這個過程中被人關註然後得到支持者的認可,從而形成一種抱團關系。V2EX上面也有很多「抱怨」,但是這種抱怨更有趣一些,這些人會把自己極力地表現出「理性」,然後「就事論事」地陳述一個事實,但內容的本質還是在抱怨,甚至是拉踩。支持和不支持的人就在里面形成了對立的抱團,隨後才有了前面說到的那些「揣測」遊戲,更甚就是@管理員 的小學生告狀。
寫到這里,必須要強調一下,這樣的事情有「錯」嗎?我可沒有說對錯的事情,不要這麽著急用二元論的思維來總結。當然,如果正好有V2EX的常客點進這篇文章,而且也是經常揣測別人的,看到第四段的時候基本上就罵罵咧咧地出門右轉了,只可惜這里沒有V2EX的管理員可以@。
我試著拆分過很多V2EX上面引起大規模爭吵、站隊和告狀的帖子,他們的內在邏輯其實都很簡單,即「我沒錯,所以對方做的不利於我的事情是錯的」。比如最開始提到的那個帖子:我是消費者,我的權益應該受到應有的保護,蘋果的服務與品控損害了我作為消費者的合法利益,所以蘋果不合理;這個功能我非常需要,但是為什麽這個軟件取消了這個功能而且工作人員不答復我,所以這個軟件的開發者很自以為是……
咋一看,邏輯都是通的,至少對於站隊的兩邊而言,這些條件已經足夠他們可以站隊了——一邊是支持品牌的,而另一邊是詆毀品牌的——事實上就只有這兩種站隊:凡不支持者皆為詆毀。
所以我才說這是無聊的樂趣,因為內核都一樣,但是每一次他們都可以長篇大論地偽裝著各種「客觀中立」的陳述,能學到不少的文字技巧——但內部邏輯都只是最簡單的:我沒錯,你不支持我,所以你有錯。
最後為大家總結一下,與這個邏輯類似的巧妙的邏輯:
    A沒有錯,B不支持A,所以B是錯的;
    A是對的,B支持A,所以B是對的;
    A不支持B,A是對的,所以B是錯的;
    A支持B,B是錯的,所以A是錯的;
    A不允許有錯的,但A支持B,C認為B是錯的,所以A一定是對的,那麽C就一定是錯的;
    A絕對沒錯,所以但凡歪曲、懷疑、否定A的都有錯;